真丝之尊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真丝知识 > 真丝之尊
中国丝绸在迷失,千年辉煌面临艰难品牌路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3-11-3 14:10:54 浏览次数:174
 
 

中国丝绸迷失

    丝绸,曾经作为“硬通货”成为中国文化远播全世界最好的名片。2000多年前,汉使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来。在西方,丝绸以它华贵高雅的光泽吸引着不少忠实粉丝。

    在古罗马时期,丝绸几与黄金等价。著名画家马蒂斯色彩艳丽的作品,据说也是受丝绸制品的影响。而把它们叫做“高贵的布”。

    直到今天,在西方人眼里丝绸依然是奢侈品的代名词,柔软的质地与东方神韵让丝绸成为“温莎”、“梦特娇”等著名品牌设计师的至爱。而让我们深思的是拥有如此悠久丝绸历史的中国竟没有一家享誉国际的商业品牌……

    法国里昂的卡特琳娜女士喜欢收藏高档丝绸服装,她最喜欢的丝绸品牌是意大利“温莎”。跟许多欧洲人一样,她从丝绸的历史中建立起对中国的想象,“那种色彩斑斓的丝绸,上面点缀着做工精美的缂丝,如果拥有这样一个长裙,该多美!”

    一个外国人的“丝绸”之旅

    今年夏天,卡特琳娜的梦想却给“中国之行”结结实实地击碎了。当时她一  下飞机,就直奔闻名遐迩的秀水街。小贩们向她推销着各种丝织品,居然也包括温莎、梦特娇。而商场橱窗里展示的依然是温莎、梦特娇等品牌。后来她还得知秀水街出售的这些名牌都是在中国贴牌生产。

    然而,令她纳闷的是琳琅满目的丝绸品牌中,竟然看不见中国品牌的身影,这怎么可能?在她认识里,全世界最好的丝绸在中国,在中国,也一定有她所不知的最好的丝绸品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让她有种震惊之感。她只好把精力放在寻访北京的一些古玩城上。

    在潘家园等一些古玩店里,偶尔还能淘到几个世纪前的一些丝织刺绣衣服,无论是色彩、工艺、技术都堪称一流,而让卡特琳娜困惑的是,拥有如此手工技术的丝绸大国,竟然成了低等丝绸原料的出口国。

    其实与卡特琳娜一样迷惑的还有很多人,回溯中国丝绸的历史,更是值得国人深思。

    回溯丝绸的千年辉煌

    有史料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先民已经开始植桑养蚕。丝绸博物馆馆长向记者介绍道,在战国时,蚕丝是普通百姓的日常衣料。宋朝的丝绸年产量已达到340万匹。“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缫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历代统治者都把蚕丝业看得与农业同样重要,史称“农桑并举”。

    自此,丝绸成为文化,而不仅仅是一项产业,更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我国古代,衣着丝绸或棉麻标志着高贵与低贱的分野;唐朝时候,朝廷把丝绢作为对功臣的高级赐赏;成语“作茧自缚”用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大诗人白居易有“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缚萦”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则被用来赞扬那些勇于奉献的人们。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养蚕技术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欧洲。近代以前,中国和丝绸组合在一起,就是无比强大的国家象征。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们以拥有一件丝绸衣服作为炫耀的资本;凯撒大帝一次穿着丝绸袍服去看戏,国人评曰“太过豪华”。而在卡特琳娜的故乡里昂,曾经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丝绸却为这座法国名城带去了财富与辉煌。如今在里昂拥有10多个远销国外的高端丝绸品牌。

断裂:丝绸工艺濒危

    “回想600年前,当三宝太监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将中国丝绸传播到海外时,他或许没有想到,600年后,那些原产自中国的华美丝绸现在正变成标有意大利、法国标签的国外名牌回流到中国,盘踞在中国丝绸消费品的高端市场。”

    在筹建苏州丝绸博物馆之时,丝绸专家钱小萍就感觉到重塑中国丝绸品牌的重要性,她觉得要唤起商家对开发丝绸品牌的热情,首先要激起大众对丝绸文化的热爱,所以,她现在的工作就是收集丝绸中的高档品种,如漳缎、天鹅绒、塔夫绸、留香缎、风景古香缎等,以避免它们濒临绝迹。“许多老艺人都过世了,真正从事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对比邻国,钱小萍不住地唏嘘感叹,“在日本,从事丝绸织造的民间艺人被当作国宝。”

    桑蚕丝以其柔软舒适、光泽优美的自然特性在所有纺织纤维中被尊为“纤维皇后”。它也因此成为皇家贵族、富庶人家的专有。而今,由于国外市场对丝绸需求激增,催生了众多丝绸生产厂家,大量生产廉价丝绸出口,或为国外企业做贴牌生产,赚取薄利。

  
    一条艰难的品牌重塑路

    “即使书中的工艺再生,中国也无法占据当今丝绸织造业的鳌头。”也有人认为,中国丝绸的核心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印染后处理等技术非常落后,在新产品研发设计上,与国外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1954年,15岁的钱小萍于走入浒墅关蚕丝学校,成为中国第一届丝织专业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她曾经设计出“莹波纱”、“苏纹锦”、“浪花绉”、“风羽绡”、“花绒绸”等几十个新产品。

    这说明中国并不缺少原料和技术,为何走不出自己的品牌之路呢?业界专家一语道破个中奥秘:这与中国丝绸业的发展模式有关。世界丝绸80%左右的原材料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对丝绸并无配额限制,国内丝绸企业靠国外订单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可是要做品牌的话,在生产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投入,还要担着设计、销售等方面的风险。企业是最务实的。权衡之下,选择继续当国外丝绸品牌的廉价工场,便不足为奇了。

    这种短视行为,很多时装设计师对此深有体会。商家都是追求眼前利益,使得设计师也不会去做大胆创新。“比如在丝绸上印制油画图案,许多人说这是创新,可是你要明白,创新并非是文化的简单嫁接,不是说印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在上面就是与时代接轨了。”

“丝绸是有语言的,懂得丝绸的语言,才能做出好作。  一个丝绸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丝绸的文化传统,还需要了解当今的时尚文化,沉迷在过去的辉煌中肯定不行。要用现代时尚的眼光看待丝绸。”

复兴的希望

    但也有商家看到了重塑丝绸品牌的责任,业界前辈吴丽峰十余年来,一直在为中国丝绸创品牌而奔波。“现在,给我吃闭门羹的人越来越少了。”吴丽峰露出了笑容,10年前,没人肯听我说;现在,有些企业也愿意做品牌了。”她把中国丝绸业比作一只睡狮,“这只狮子一旦醒来,会爆发出了不得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的丝绸企业都将为国外贴牌生产的重心转移一部分在国内做品牌,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中国丝绸创品牌的良性运转即将启动。”

 真希望将来有一天,中国丝绸失去的荣光能重归故土。

 
 
 
上一篇:无限丝绸魅力, 多少帝王垂涎三尺
下一篇:真丝之痛 行业困境如何涅槃重生
展开

康煌真丝家纺官方店
康煌旗舰店
康煌高端定制店
康煌真丝家纺旗舰店
返回顶部